年轻人千万不要借网贷!为什么资本家争着借给你钱?

时间:2021-05-05 来源:百转网 作者:小白

  小伙伴们肯定都见过“0手续费急速放款”、“万元日息一块九、还没一瓶水贵”、“最低年利率7%”这类广告,乍一看很便宜,好像贷款不要钱一样,但是你可能不知道,这些广告大部分是在和你玩文字游戏。

  宣传“借1000元日息低至两三毛”的平台,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达到30%以上,是一般信用卡的3-4倍。一些产品号称年息最低7%,但你压根拿不到这样的利率。这就和你面试时,HR告诉你工资范围是六k到18k,公司理论上不加班,你猜你的实际工资和工作时长会是多少?

  今年三月,央行发布公告,要求所有贷款产品都不准玩文字游戏,得明示贷款年利率。

央行公告

  结果,好家伙!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网贷产品实际年花率都在12%-30%之间。部分产品的年化率甚至达到了36%,相当于你借1万元一年到期后(最高)得还13600元,这个抢钱有什么区别啊?要知道高利贷也就差不多这利率了。

  而很多银行信用卡的年化率都不到8%,更套路的是,有些平台不讲武德,刚开始给个低利率诱导,你用了没两天,他们在偷偷调高利率。

  投诉平台上就经常有消费者表示,自己平时从来没有逾期等行为,但是利息却突然翻了倍。所以大家如果真的需要在网贷平台上借钱,那一定要看清楚年利率是多少,利率又会怎么变化,别不小心就被忽悠了。

  虽然网贷套路那么多,但是因为贷款门槛低,贷款下发快,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借网贷或者用花呗、白条这些产品进行消费,有报告预估,如今年化率在36%以下的网贷能覆盖到4.3亿的借款人。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资本都要扎猛子进来做网贷了吧。

  当年,对于同行们争先恐后各韭菜的行为,360掌门人周鸿祎很不屑说,看不懂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都要去做金融,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做产品。结果没两年,360的借贷广告就无孔不入,变着法的催你借钱。

  资本对一个行业这么狂热,当然和利益脱不开关系,360金融早早就在美上市了,去年收入135亿人民币,净利润37亿人民币。七大网贷公司不少也都能收入几十、上百亿。

  当然,几十亿的收入对于阿里、腾讯这样的万亿大公司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,毕竟还没一次罚款交的多嘛,但是他们却可以用借给你的这几千块钱为支点,撬动大家去花更多的钱。你从他们手里借到的钱,最终还是花在了他们身上。

  举个例子,这个月王者荣耀出了几款新皮肤,张三没忍住剁了手。刚到手的工资,交完房租、吃吃饭,剩下都贡献给了王者。结果京东上买卫生纸的时候,看到喜欢的牌子出的新手机,预算不够,但是此刻刷的一下,闪出了京东白条,于是用京东白条下了单,本来还想再买点东西,张三京东白条的额度满了,所以只好拼多多。等到月底的时候,没钱吃饭,张三点开美团,准备点三块钱的包子,结果刷的一下又成功借到了网贷,又有钱了,又能上猫眼买票看电影了,不用天天在家刷快手了。张三996拼车回家的时候,点滴滴,刷的一下,还是网贷,钱又多了,又能快乐的去消费了。

  但是张三不知道的是,他这个月几乎所有花销都被腾讯承包了,王者荣耀是腾讯的王牌游戏,每天能赚一个亿,腾讯是美团和京东的第一大股东,这家巨霸公司还投资了滴滴、快手、拼多多、猫眼。

  像腾讯、阿里这样的大公司,你能想到的所有衣食住行、吃喝拉撒睡,全部都有他们布局的买卖。你几乎所有的消费都在给他们贡献收入,但是贡献收入的前提得是你想消费,而且有钱消费,所以资本怎么办?

  先培养你的消费欲望,再把本不属于你的钱塞给你,让你去消费。营销号、网红将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美化成了过精致的生活,及时行乐。但实际上,就是为了给你营造出一种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幻想,让你头脑发热,沉醉于购物剁手后的多巴胺之中,进而不得不向网贷和背后的整个资本低头。

  而在资本的运作下,网贷产品被塑造了让大家生活更美好、逆风圆梦的慈善家。回想一下平时看到的网贷广告,主角基本都是低收入群体和学生,第一次坐飞机的农民用网贷生了舱,没钱给彩礼的穷小子靠十几万的网贷额度打动了丈母娘,精打细算的打工人日子再苦苦还是要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。

  资本专挑高风险人群下手,就是因为:一来,低收入人群和学生不容易申请信用卡和银行贷款,如果需要用钱,更可能考虑网贷;二来,这部分用户里有很多人的文化水平不高,或者社会经验有限,更容易被套路。

  他们借给你钱的样子,像不像是在给韭菜施肥?

  你再想想,每到购物节时,各种网贷产品是不是都会放出额度提高、十二期免息、开通返百元红包等福利,让你觉得网上心仪已久的数码产品离你不远了,甚至觉得你能薅资本羊毛。

  想在这套规则下和资本玩,你一定不是对手。到2019年底,中国有接近九成的年轻人使用过各种信贷产品,其中半数的人正欠着债,但这些钱并非都拿去应急或者还房贷了,很多80后90后的消费借贷资金,主要用于电子产品与家用电器,也就是说,很多人借钱是为了买最新的iphone和switch。

  很多困在花呗里、负债累累的年轻人,都是从两三百块钱借起,不知不觉就超前消费成瘾。靠着网贷平台的支持,他们在还没怎么赚钱的时候,就已经用上了各种奢侈品,住进了高级酒店。

  都知道由奢入俭难,当你已经习惯了用最新款的手机,吃高价餐厅,赚1000花2000,再让你回到一天三顿吃沙县小吃的日子,你能接受吗?

  对年轻人来说,消费主义的盛行并不是风险最大的。值得警惕的是,你借的网贷可能在未来影响到你的方方面面 。办过信用卡或者贷款业务的小伙伴都知道,向银行借钱实在是太麻烦了,银行需要对你的资产情况、工资流水等进行系统的审查,但网贷就不一样了,平台只需要通过大数据就能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级,几十秒时间便能完成注册和放贷,随时申请随时过,平台放款时审核轻松,很容易让消费者背上远高于自身偿还能力的债务。

  小编认识的一些学生,一个月的生活费2000,却在好几个平台上有几万元的额度,远超他们的还款能力。截至2020年6月底,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的信贷总额为854亿元,是十年前的十倍,其中有一半的逾期者都是年轻人。

  信用卡审核的那么严,都有这么多人逾期,那审核门槛更低的网贷平台上,还不上钱的年轻人你猜会有多少?

  千万别觉得逾期是小事,如果你在正规网贷平台上借钱,不按时还,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借贷额度,更会影响到你的信用系统。

  在一些征信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,信用记录会跟随一个人一辈子。如果出现了信用违规的行为,甚至是闯红灯的行为,除了贷款、办信用卡会受到影响,买保险、租房子、租车都会有限制。

  长远来看,征信在中国也一定会越来越受重视,当你未来买房买车或者做生意需要向银行贷款时,如果你先前存在逾期记录,那么贷款的难度会大大增加,而且单位在招聘时也开始查询个人的征信了,如果你有逾期未还的贷款,甚至可能导致你过了面试却不被录取。

  所以大家在借钱时,一定要慎之又慎,别因为一时的爽快而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埋了雷。十几二十几岁的年纪,人生才刚刚开始,未来还会有很多可能性,千万别为了几个月后就过时的潮流,让自己陷入负债、还债的恶性循环,别因为抵挡不住诱惑,而让自己的未来被透支。

  你想想,当年那个为了买iphone卖掉一个肾的年轻人,现在是多么的后悔?

  网贷就像潘多拉的魔盒,一旦打开了,你就成了被动的那一方。

  不输给诱惑的最好方式就是远离诱惑,当你面对网贷的诱惑时,不妨想想茨威格在《断头王后》里的那句话,她在年轻时还太年轻,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,早已在暗中调好了价格。

相关阅读

更多+

最新加入

热门推荐